document.write('
')军事主题项目理应在文旅地产中走在前列,然而军事旅游的发展现状远非尽如人意。
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10月18日晚20时在武汉体育中心举行。
武汉军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军事赛事,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,这场万众瞩目的盛会,将是军人风采和军人精神的重要展示。
近年来,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逐步提升、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,以及核潜艇、战斗机、洲际导弹等一系列国之重器的霸气登场,军事这一名词已经逐渐从小众领域的兴趣偏好,走进了普罗大众的关注视野。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、国防价值、民族精神,也越来越成为文化旅游领域的新兴焦点。
我国军事旅游现状
军事旅游是指以军事旅游资源为载体,以传播军事文化、宣扬国防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,把观光游览和实际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。
据测算,能够被军事元素吸引的“泛军迷”群体数量在1.4亿左右,其中核心军迷数量约200万左右。以庞大且活跃的泛军迷为基础,军事主题项目理应在文旅地产中走在前列,然而军事旅游的发展现状远非尽如人意。目前我国军事旅游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:
1、资源开发不充分,景区产品有待丰富
当前国内的军事旅游主要有这样几个类别:一是以观光游览为主的军事旅游地,包括军事博物馆、古代和现代的军事遗址、军事设施和退役的军事设施等。二是官方或者非官方组织的各类军事旅游活动。另外,以体验为主的真人CS和拓展训练等也是军事旅游的重要内容。
不难发现,我国军事旅游皆为区域性旅游项目,影响层级及范围较小,体验活动多样,但皆为低层次的游乐项目,缺少高消费强体验型的活动项目,展品设施陈旧,呈现方式较为单一,缺乏军事科技和国家情怀的融入。
2、宣传力度小,专业人才匮乏
军事旅游要涉及很多军事方面的专业知识,从业者对军事历史、军事科技和军事将领等等都必须有一定的研究和了解,但是现在的旅游从业人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,而对军事旅游人才培养,国内目前还是空白的。
此外,军事旅游的宣传力度较为薄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。我国虽然有众多的军事旅游资源,但是真正开发出来并具备较大影响力的则很少,更不用说形成品牌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军事旅游产品。而国外军事主题目的地在这方面就值得我们学习。
据携程的搜索结果显示,国内群众可以接触到的军事主题目的地中,国外的占到58%,国内则为42%。其中欧洲的二战遗址、古代战场、博物馆等文化目的地占比较多。与此对应的是,俄罗斯、乌克兰等政府推动军事主题项目在国内多有宣传报道,相关的体验类信息、视频,常常在国内军事社区刷满热度。
3、主体有余,IP不足
以泰达航母为例,拥有顶级稀缺军事IP和实物资源,借助国家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国防教育宣传,泰达航母几乎不会缺少客流。但从基辅号航母、驱逐舰和潜艇,直接跨越到俄罗斯风情街和飞车表演,内容主题上似乎缺乏可持续继承的IP内核。
更为典型的是各地近于泛滥的“真人CS”,明明是军事主题的户外活动,却被需要假借“CS”这一游戏IP。甚至,所谓的真人CS,实际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,70年代传入日本,90年代来到中国。在跨国演化中,“野战游戏”名称中的军事主题最终被CS所取代。
军事旅游发展的国际经验
放眼国际,美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十大军事强国中的冠亚军,在军事旅游领域同样也拥有国际领先的军事旅游地标,担当起了军事强国的世界形象窗口。
军方“迪士尼”:俄罗斯爱国者主题公园
爱国者主题公园被称为俄罗斯军方的迪士尼乐园,位于莫斯科市以西约60公里的库宾卡,总占地面积54.14平方公里,最高日接待人数为2万人次。该公园原为二战期间苏联坦克测试场,现隶属于俄罗斯国防部,乐园在建设方面共投入了3.635亿美元,仅展览区和墙壁的造价就高达1.27亿美元。
在场馆和体验方面,主题公园内拥有世界最大的装甲车辆博物馆,和各类展示军事装备的博物馆,游客们可以在此参与开坦克、射击、跳伞练习和极限运动。
在产品和设施方面,主题公园除了售卖如普京画像T恤、迷彩服、冰箱贴等军事主题相关纪念品之外,还为军事领域的国际论坛承办、国防军工交易等提供专业的平台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