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普曼在书中写道:婚姻生活中,男性与女性的需求常有差异,对彼此的要求也常常是南辕北辙,然而,在这样的危机里,如果不懂得将婚前罗曼蒂克的语言,转换成为婚后的行动,用行动来说“我爱你”的话,这样的婚姻是极难维持的。
前几日回了趟了老家,多年未见的发小硬拉着喝酒。谈及他婚姻的现状,他感到非常失落,甚至对婚姻完全失望。他说这日子没法过了,婚前婚后差别太大,婚前跟她说“亲爱的,你真漂亮,能跟你在一起是我的上辈子修来的福”,她感动得要死,可婚后说这句话时,却直接被忽略了。并且什么事情都得被管着,实在烦人,感觉人生没有什么意义。我说你别生在福中不知福。毕竟发小的爱情我是全程见证过的。张爱玲曾说过这么一句话: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,在幸福进行时患得患失。就是这样,在追求幸福时有一种成就感,所以觉得幸福,反面在得到幸福时却又忽略了太多的东西,结果患得患失。一旦恋爱那种神魂颠倒的兴奋感褪去之后,对爱的需求又浮现出来了,因为那是我们本性的基础,是我们情绪愿望的中心,我们在坠入情网之前,需要爱,并且在有生之年,我们都会需要它。感受到对方的爱,是婚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。发小的抱怨是觉得妻子忽略了她的存在,表面看是如此,其实并不是这样,是发小从恋爱到婚姻的转化过程中忽略了生活的现实,没有跟妻子做到有效的沟通,发小已经不懂他妻子的需求了。正如一位妻子说:他整天对我不理不睬,竟然要求我跟他上床。其实这位妻子并不是压恶“性”,她只是在渴求被爱罢了。
我告诉发小,夫妻情份是永世的情缘,应该要好好相爱,共度一生,要好好经营,不能光靠运气与缘份去亵渎这种百年好合的境界。那种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”的青涩与浪漫已根植在我们的心里,所以当幸福生活的美梦撞上现实的硬墙之后,我们都以为爱已不复存在,以为那种感觉没能满足彼此的要求,其实不然,婚后的生活,柴米油盐,照料小孩等等锁事会淡化当初的浪漫。生活的重心随之稍有改变,其实并不是不爱了,是我们没有学会爱的语言。
查普曼在《爱的语言》一书里把爱的语言总结为五种爱的语言:
一.肯定的言词。用鼓励,任慈,谦和的话语与对方交流。口头的赞赏比唠叨,挑剔的话更能激励人,我们听到肯定的言词,就会得到激励,愿意回报做一些对方喜欢的事。寻找对方的优点,并且告诉他(她)你是多么地欣赏那些优点。在婚姻中始终记住爱是不能保存犯错的记录,不能总是去提过去的失败。
二.精心的时刻。要多花时间陪伴家里人,要多带家人出去走走。多策划一些活动,比如结婚记念日,对方的生日等等。再学会聆听对方的倾诉,当对方在外受到些许委屈向你倾诉时,做一个最耐心的听众。爱上一朵花就陪它去绽放,爱上一个人就陪伴着他成长。
三.接受礼物。经常送对方一些小礼物,让对方感受到你一直在他(她)心中,特殊的日子把自己当成礼物送给对方也未尝不可。
四.服务的行动。做对方想要你做的事情,让对方开心。借着替对方做事来表示你对他(她)的爱。
五.身体的接触。牵手,亲吻,拥抱以及性生活都是沟通婚姻之爱的方式,对于有一些人来说,身体接触是他们最主要的爱语,缺少了身体接触就感觉不到爱。
在爱的领域里,你得学会爱的语言,学会怎样向你的爱人表达爱的语言,花心思去了解你爱人最主要的爱语是什么,只有这样,才能让爱情进入婚姻永不褪色。在婚姻中,双方是平等的,是合伙人。我们需要知道彼此的愿望,需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。关于爱的语言,我们要学会它,不能让他仅成为一颗止痛药,而要从根本上根治好婚姻生活里的癌症。夫妻之间许多的误解,隔阂,争吵都是由于不了解或者忽略了对方的主要爱语造成的。所以当夫妻双方主动选择用对方的主要爱语时,就能够很好地发展彼此的亲密关系,能够让爱情进入婚姻后永保青春。